【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我从事特殊教育第12年了,这一路是顺利且有成就感的,更多的是幸运。
在特教执业生涯的第4年,我遇见了Flying Kids的伙伴们。对我来说,做特教非常需要治疗团队的支持,所以当时被几位优秀的治疗师邀请加入时,真的很开心。从此以后就展开了多专业团队的工作模式。
建立学校的初期非常压力,因为家长多是慕Flying Kids治疗师的名而来的。当时好几个家长都站在教室门口等待孩子放学,甚至透过CCTV看我如何上课。管理一个全是新生而程度参差不齐的班级,真的很挑战。你能想象在几个小时内,没有一个时刻是所有孩子都静坐下来的情况吗?本来布置好的卡片和玩具被乱丢和乱抢;当时候的景象和我想象中美好且欢乐的教室简直是天渊之别。那天我左手被咬、右手被学生用铅笔插伤。下班向伙伴道别后,强忍的泪水开始流,感觉自己表现很糟也很挫败,就这样哭了好几个小时。我爸妈安慰我说这份工作很辛苦,还建议我换工作。我知道那是心疼我。
哭完以后,我神奇般地振作起来。先从环境设置开始检讨,我应该减少什么分心物,如何增加视觉结构让孩子快速明白环境的功能。再来,是检视自己的情绪反应,是否因为太急着希望孩子们乖乖听话,而把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们也因感受到我的不安而变得紧张并且出现反抗行为呢?我当时意识到向伙伴们提出需要被协助的讯号的重要性,以避免勉强独撑而垮掉。我们花了一段时间,逐步地与家长和学生建立起关系。后来,家长的正向回馈以及孩子的进步让我更有动力往前行。
几经波折建立起沿用至今的特教班系统和规模。非常庆幸和感恩能够从14人的班级作为起点,到现在1所总校2所分校,总计135个学生。在执业的这些年,我深深的体会到专业技巧和系统固然重要,但老师们的真心付出与面对孩子时抱持正确心态更是关键因素。
幸运的我总是能够遇见那么多的好老师,愿意花时间陪我一起了解学生和想办法让孩子达成教育目标,同时构思有趣的活动丰富孩子的经验与提升参与度。老师们也常会跟我分享他们的发现,话题里聊的都是某某孩子的习惯和有趣的行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其实很可爱。
偶尔我们也会互相抱怨一下,抒发心理的情绪。为了孩子们,我和老师们需要一起进步,一起学习打造更有爱的环境。老实的说,这一路的成长蜕变很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经历、自己的情绪和也同时得面对各自生活中的挑战,一路上大家互相支持和鼓励才能走到现在。
感谢一群一路相挺的家长们。从旧校被迫搬迁,当时,若不是家长出资帮忙,我们应该会陷入窘境。年复一年,认识了一批又一批友善的家长,常常能体恤老师们而尽量准时接送孩子、携带全家大小参与学校举办的活动、遇到问题时总能够主动与老师沟通。IEP会议出席率几乎达到95%,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像队友般紧密,一起探讨让孩子进步的方法。甚至还有家长自掏腰包设立烘焙教室让我们的学生学习使用烘焙用具以掌握烘培技巧。我想对家长们说谢谢,也许我们不是最好的学校,但我们愿意改善与进步,陪着你们一起往前走。
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特教的精神。
曾经在跟一个陌生人介绍我的工作背景,他的回复是:“哦!做这个也要去读的哦?”。部分人与他有一样的认知特教就是看顾或是收容孩子的服务,要不然就以为情况很严重的孩子才需要特殊教育,这是错误的观念。
特教的存在是为了弥补普教无法顾及到的学生教育需求。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潜力,差别只是在于个别孩子需要的协助的量不同。特教老师则根据孩子的特需程度在不同的情况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对于需要学科辅助和策略介入学障孩子,跟无法行走的孩子所需的协助就截然不同。直至目前为止,我们学校依然招收不同诊断类别的孩子,有些孩子肢体上有限制、有些孩子没有语言、有些孩子注意力弱、有些孩子学习文字有困难,但他们依然有受教育的权利,依然需要群体生活。特教老师就像变戏法一样,通过IEP帮助个别孩子把潜能发挥出来,有教无类的精神完全能够体现在特教现场。
供不应求一直是这个行业遇到的困难。家长需要等待诊断、治疗、入学,排期差不多都是半年或以上。在回复家长无法马上让孩子入学时的心情也是百般无奈。虽然知道孩子早疗的黄金时期分秒必争,但我们却得面对专业人员短缺的状况。家长们虽然面对困境,但我发现家长并没有闲下来,反而变得更自强,开始学习去分辨孩子所接受治疗的恰当性、积极参与家长课程、而且也变得更关心与特殊需求孩子相关的议题。社会福利和政策的推进,往往是从家长醒觉和不断的争取而来的,不是吗?
最后幸运的是,我在新山也遇见了其他温暖和强大的同行。大家一起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至少目前为止我们是互相转介的竞争者,不存在抢生意,这关系太微妙了! 别的行业是不会明白的(笑)
感谢星洲日报的采访 荣幸占了一个版面
#特殊教育 #就是一种使命没有悬念 #当初为什么读特教因为冷门没有什么狗血原因
by蔡老师特教老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