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父母的陪伴与关心,是孩子安定与成长的力量

​专业分享

图片兑换沟通系统(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图片兑换沟通系统」是一种使用图画或者图卡与别人交换某些物件的沟通的技术。这个技术所使用的图卡通常是一些简单且意义清楚的图画。为了建立个案的沟通行为,许多行为改变技术的原则,例如逐渐消退、连锁化(chaining)都在此技术内被合并使用。

该沟通系统可分为六个阶段:

阶段一 、以一张图卡换一个想要的物件。 目的:然孩子明白卡片可以兑换物件

方法:由两位教学者教导一位学生;一位教学者坐在学生的面前(甲教学者),另一位教学者则坐在学生的后面(乙教学者)。乙教学者在开始练习时,以身体动作来协助学生。倘若乙教学者坐在学生后面有困难,也可以坐在学生的旁边来协助他。另外,准备一张小桌子会放在学生的旁边。此间断不使用口语暗示与提示。

*决定学生喜好的物件:让学生从许多物件中选一个,以决定他喜欢物件的不同程度。甲老师在桌上放几个同一类别的东西(例:食物、玩具),当学生选的第一个东西,其东西就被认为是他最喜欢的。然后将它最喜欢的那一个东西抽走,他选择的第二个东西就被认为是他第二喜欢的东西,以此类推,并记录下来。

*以图卡进行兑换:将学生最喜欢的物件和代表此物件的图卡放在桌上。注意不可以让孩子直接拿到该物件。此外,不要用口语的暗示与提示。当学生想要拿他要的东西时,乙教学者抓住学生的手,并引导他去拿图卡,将图卡放在甲教学者张开的手掌上。甲教学者立即以社会性的赞美(「好棒」或者「我知道你想要糖果」) 奖励学生,且将学生想要的东西给他。乙教学者的协助应以逐步消退的方式来减少,直到学生能自己完成整个的过程。

阶段二、从一块板子上取下他所要的物件图卡交给老师。 目的:加强孩子使用卡片兑换物件的概念

教学者需在图卡的背后与板子(硬纸板等)上贴上魔鬼贴,将贴有魔鬼贴的图卡贴在板子上。要求学生从板子上拿下这张图卡,然后交给教学者并立即给予社会性的赞美,随后教学者将图卡上的东西给予学生。

初期也许需要给予孩子身体动作上的协助以便从板子上拿下图卡交给教学者,但给予学生的协助需要逐渐消退减低。刚开始练习,教学者坐在学生的旁边,但随着时间的过去,老师应该逐渐远离学生。透过这种方式,学生应该从板子上拿下图卡,并且走到教学者那以获得学生有兴趣的物件。

阶段三、喜欢东西的图卡与不喜欢东西的图卡并列一起,教学生选出他喜好东西的图卡。

目的: 协助孩子辨认卡片

将二张图卡放在板子上。 其中一张图卡上印有学生喜欢的东西,另一张则印有孩子不喜欢的东西。 如果学生选择他喜欢的图卡,那就给他喜欢的东西以及社会性赞美。如果学生选择的图卡是他喜欢的东西,那就给他这样东西,但不给予社会性赞美。待孩子能够稳定区辨两张卡片时,再在板子上逐渐增加其他的图片。可以增加学生喜欢的和不喜欢的物件图卡。 透过这种方式,学生将学会从许多图卡中挑出他要的东西来。

阶段四、以「我要.....」 的字词来造句

目的:帮孩子了解基本的句型

准备工作: 将「我要」二字写在一张字卡上,字卡背面贴有魔鬼贴。可以放一张照片在字卡上,以表示想要东西,例如一张小孩伸出双手的照片。此外,准备一个较小的板子贴上一条长的魔鬼贴带子。这条带子就被称为句带,这带子用来放「我要」的字卡及学生想要物品的照片。放句带的夹板就被称为句板。

任务: 教学者需教导学生将他想要物品的照片放在「我要」字卡的旁边。 以这种方式, 句带上就有下列句子:「我要糖果(照片)。 」然后学生将句板拿给教学者,句板上面有「我要」字卡与其想要物品的照片。然后学生就会同时得到想要的物品及社会性赞赏。最后,学生被教以自行将「我要」字卡与他或她有兴趣物品的照片放在句带上,然后拿句板给教学者。之后,学生就会同时得到想要的物品及社会性赞赏。刚开始时可能会用提示,随时间练习越长则提示应该逐渐地淡出。

阶段五、当学生被问「你想要什么?」 时,教学生自己造句。

目的:帮助学生理解问句与回答

教学者将「我要」的字卡贴在句带上,然后问学生「你想要什么?」,同时教学者的手也指向「我要」的字卡。学生应该将其想要物品的照片放在「我要」字卡的旁边,然后将句板拿给教学者。再,就同时给学生想要的物品及社会性赞赏。最后,教学者说「你想要什么?」与指向「我要」字卡两者之间的时间应该延长。 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教师将只需要说「你想要什么?」而不需要指向「我要」字卡。学生将「我要」字卡及其想要物品的照片放在句带上,然后将句板拿给教学者。之后,教学者同时给予学生想要的物品及社会性赞赏。如果学生有困难完成这个任务,他/她可能需要身体动作上的引导,但这些协助应该逐步淡出。

阶段六、教学者引进「你看到什么?」「你有什么?」以及其他类似的问题。

目的:丰富孩子对其他问句的掌握

此外,也鼓励学生就他们的环境发表看法。现在使用学生喜好程度最低的物品或不喜好的东西,然后教师说「你看到什么?」再指向句板上的「我看到」字卡。 要求学生将「我看到」字卡与其「看到」的东西放在「我看到」字卡的旁边。 然后,学生将句板拿给教学者。

类似的程序也应该用来教「你有什么?」,此时使用一张「我有」的字卡。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建议教学者将他所问的问题逐渐消退,以鼓励学生自己就其环境表达看法而不只是回答问题而已。 这可能要教学者先对学生示范要表达的看法。 例如,教学者可能说「我看到一支铅笔」,然后在句带上将「我看到」字卡放在一张铅笔照片的旁边。鼓励学生模仿这类型的行为。更进一步的话,应该提示学生表达类似的观点,但不要模仿教学者的行为。教学者应该使用阶段五所描述的基本程序来教学生这些概念。

参考文献 Collet-Klingenberg, L. (2008). PECS: Steps for implementation. Madison, WI: 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nter o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The Waisman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Comments


Catagorie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LYING KIDS OCCUPATIONAL THERAPY AND CARE CENTER SDN BHD

HQ (Horizon Hill)
No 4&6, Jalan Horizon Perdana 1, Horizon Hills, 79100 Iskandar Puteri, Johor.

Tel: +607 234 3004 / +6012 778 6427 (Therapy Centre)

Email: flyingkids.ot@gmail.com
Reg Number: 1042088V

JP Branch - Child Development Centre (JP Perdana)
2 Jalan Jaya Putra 2/27, Taman JP Perdana, 81100 Johor Bahru, Johor.

若有关JB区EIP学校的课程或详情询问,欢迎联络:
+6011 130 96752


Ipoh Branch - Child Development Centre
15, Lorong Taman 6, Taman Pertama,Ipoh, Perak
​Tel:+6018-5703001 / +605-5253110

Operation Hour 营业时间

职能治疗:星期三至日 9:00 am - 6:00 pm

特殊教育:星期一至五 9:00 am - 5:30 pm

有任何疑问,在下方填写资料送出,我们将为您提供协助

© 2021 by Flying Kids Occupational Therapy|Designed by Wen Hau

Thanks! Message sent.

bottom of page